一、储备林项目补助标准?
二、国家储备林补偿标准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
二、国家储备林项目方案?
第一条 为加强国家储备林管理,建设可查、可调、可控的国家储备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国家储备林,是指为增加我国林木储备,保障木材供给安全,在自然条件适宜地区,通过人工林集约栽培、现有林改培、抚育及补植补造等措施,营造和培育的速生丰产、珍稀和大径级用材林等多功能森林。
第三条 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契约管理、持续经营的原则,建立规范有序、储用结合、总量平衡的国家储备林管理制度。
第四条 根据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的建设范围、建设布局和重点工程,推进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
第五条 国家储备林承储主体,是指承担国家储备林建设任务,依法依约代储代管国家储备林,开展经营管理活动,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或其他合作经济组织。
经营绩效良好、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营造林公司或林草业合作经济组织,优先安排财政项目资金,重点支持扶贫攻坚、造林合作社。
第六条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负责全国国家储备林管理的组织、指导、监督和协调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根据《国家储备林制度方案》,制定发展规划、相关管理办法、树种目录、技术规程和建设标准;
(二)制定扶持政策,下达年度计划任务和中央投资资金;指导、技术审核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贷款项目,全面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
(三)组织划定国家储备林,组织指导签订国家储备林建设管理合同;
(四)组织国家储备林监测核查和绩效评价,开展数据调度、统计和信息化管理;
第七条 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国家储备林管理的组织、指导、监督和协调工作。
(一)组织制定省级国家储备林发展规划、管理办法细则;
(二)协调有关部门落实扶持政策和资金,分解落实年度计划任务和建设资金,组织上报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
(三)落实国家储备林划定任务,开展国家储备林监督检查和省级绩效评价;
(四)统筹项目储备和在建项目管理,负责国家储备林数据调度、信息报送;
第八条 市县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国家储备林组织、建设和管理工作。
(一)落实国家储备林承储主体,组织划定国家储备林;
(二)落实年度计划任务和建设资金,森林保险补助等补贴资金;
(三)组织政策性开发性金融贷款项目,监督指导贷款项目实施;
(四)组织国家储备林运行管理,开展建设项目检查验收和绩效评价,监测上报国家储备林信息数据;
(五)组织人员培训、技术推广和宣传等工作。
第九条 承储主体负责经营管理国家储备林。履行以下权利义务:
(一)自愿承建国家储备林,与县级林业和草原管理部门签订国家储备林建设管理合同,代储代管国家储备林,履行承储义务;
(二)具有林业建设融资经验且经营状况良好的承储主体可作为融资主体,利用开发性政策性金融优惠贷款;
(三)享受国家财政林业贴息、保险等扶持政策;
(四)国家储备林经营方案由承储主体编制,经县级以上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批准。
(五)承储主体应以国家储备林经营方案为依据,编制国家储备林实施方案(作业设计),经县级以上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批准,并按实施方案组织实施。
(六)根据国家储备林森林经营方案实施储备林采伐管理,达到《国家储备林树种目录》规定的储备龄级,承储主体拥有处置权和收益权。
第十条 引进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发挥财政金融政策合力,构建储备信用和风险防控机制,促进国际国内贷款、社会资本和民企民资参与国家储备林建设。
第十一条 建立以国家储备林森林经营方案为核心的经营管理制度。国家储备林经营管理不改变林地林木权属、分类和使用性质。
第十二条 国家储备林抚育改培涉及间伐、择伐、病虫木清理等需要采伐林木的,应按批复的实施方案优先安排。
第十三条 国家储备林应坚持良种良地良法,推广乡土树种、珍稀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高效栽培技术。新造、改培和补植补造所需种苗使用经审定的良种和一级苗。
第十四条 加强国家储备林营林道路、防火设施设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设施设备、灌溉设施设备、种苗基地、森林保险、科技推广等支撑保障体系建设。
第十五条 建立国家储备林监测核查制度。根据年度建设任务,委托乙级以上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定期组织监测核查。
第十六条 建立国家储备林绩效评价制度。根据国家储备林建设阶段,委托乙级以上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组织管理、运行管理、成果效益开展调查评价。
第十七条 建立健全档案和信息管理制度。国家储备林信息报送、小班调整等,由省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核准,按分级权限通过国家储备林统计管理信息系统上报。
第十八条 因不可抗力或重大政策调整,不能继续经营的国家储备林,由省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安排调整。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三、储备林项目如何运作?
当国家的某一方面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木材是国家储备林项目就在这时起到了作用,项目人和国家签订协议之后是将这篇储备林交付给国家。而国家则获得了这个储备林的开采权,就可以在这里进行砍伐。
四、储备林项目申报流程?
一,做好储备林项目规划,二,向有关部门申请项目,三,上级批准。
五、储备林项目是啥意思?
储备林项目是一个国家项目,建造的时间会比较长,差不多需要6~8年的时间,刚开始需要进行铃木的营造,后面就需要对林木进行抚育。
储备林项目是国家在一些比较适合的地方,进行人工林的集中栽培,或者是对一些园林进行改革,抚育等等工作,主要是建立一些工业原料林,乡土树种或者是珍稀树种等等功能繁多的森林。这个项目可以满足经济发展以及对木材的需求。
国家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建造非常多的储备林,一旦形成规模了以后,不管是哪一方面的木材的用途都可以达到自给自足的目的
六、储备林项目利润高不高?
储备林项目利润不高,储备林是国家一种资源保护及使用规划方式,是一种战略物资,是为了保证国家的安全物质,为了国家的需要的一种资源储备。里面的林木不能随意进行采伐,更不能变现去搞经济林来处理。所以,储备林是没有利润空间可以。
七、国家储备林项目有哪些?
国家储备林建设重点选择在自然条件优越、资源增长潜力大、优良种苗充足、地方特色鲜明、支撑能力强的地区。
国家储备林项目:北京等29个省(区、市),龙江、大兴安岭、内蒙古、吉林、长白山5个森工(林业)集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计1897个县(市、区、旗)、国有林场(局)和兵团团场。
八、国家储备林项目靠谱吗?
国家储备林项目是我国为积极应对双碳战略实施而谋划的大项目,当然靠谱啦。
所谓国家储备林,是指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对优质木材的需要,在自然条件适宜地区,通过人工林集约栽培、现有林改培、抚育及补植补造等措施,营造和培育的工业原料林、乡土树种、珍稀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等多功能森林。国家储备林建设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理念的生动诠释,是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的重要工程,对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九、储备林项目包括哪些建设内容?
国家储备林是指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对优质木材的需要,在自然条件适宜地区,通过人工林集约栽培、现有林改培、抚育及补植补造等措施,营造和培育的工业原料林、乡土树种、珍稀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等多功能森林。
国家储备林建设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理念的生动诠释,是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的重要工程,对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十、安徽国家储备林项目有哪些?
安徽省国家储备林建设规模为79万公顷,涉及我省12个市42个县(市、区)。
滁州市及全椒县、临泉县、岳西县、怀宁县、定远县等6个地方已编制国家储备林建设总体规划,并经国家林草局技术审查后得到批复。这6个地方共计规划建设国家储备林面积245.2万亩,总投资268.8亿元。
同时,宿松县、枞阳县、潜山市、南陵县、无为市等5个地方已经完成本地国家储备林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并已通过专家评审,规划建设国家储备林面积138.6万亩,总投资168.2亿元。
目前,还有庐江县、萧县、舒城县、桐城市、太湖县、旌德县、泾县、宣州区、东至县、石台县、贵池区、祁门县等12个县(市、区)正在组织编制本地国家储备林建设总体规划。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