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合同网

买卖合同中货物的概念

264 2023-12-23 01:58 admin

买卖合同中货物的概念

在买卖合同中,货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于合同的有效性和履行具有关键的影响。那么,货物的概念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货物是指可以用以交付的可以移动的物体。这里有两个关键的要素:可交付性和可移动性。

可交付性

所谓可交付性是指货物可以被卖方交付给买方。这意味着货物应处于卖方的实际支配下,并且有能力在合同成立后进行交付。具体来说,货物应当处于以下几种状态之一:

  • 实物:即具体的物体,例如一台电视机、一辆汽车等。
  • 未来货物:即尚未生产、制造或分离出来的物体,但在合同签订后会出现的物体。例如,某公司承诺未来向买方提供500个电视机。
  • 具体的未区分物:即同一种类物体中,无法具体确认是哪个物体的情况。例如,卖方承诺向买方提供1000吨煤炭中的任意100吨。

无论是以上哪种情况,只要货物能够交付给买方,都可以被视为是可交付的。

可移动性

所谓可移动性是指货物可以被移动。这意味着货物不是不动产,而是可以在空间中进行移动的。简而言之,货物应该是可以搬动、运输和转移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不动产是指土地、房屋和其他与土地有关联的物体。因此,不动产不能被视为是货物。只有那些可以通过物理手段进行移动的物体才能属于货物的范畴。

货物的重要性

货物的定义对买卖合同具有重要的影响。首先,货物的交付是合同成立的基本条件之一。在买卖合同中,买方支付货款,卖方交付货物。只有货物被交付,合同才能算是有效成立。

其次,货物的交付也影响着合同的履行义务和风险承担。一旦货物被交付,买方就要承担货物的风险,包括货物的损坏或灭失。同时,卖方也要按照约定履行相应的义务,确保货物的交付符合合同约定。

另外,货物也影响着买卖合同的可撤销性和可设定期限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合同的撤销条件和期限。但是,如果合同涉及到货物,且货物已经交付,那么合同就不能随意撤销,除非符合法定的撤销条件。

诉讼中的货物

在诉讼中,货物的概念也非常重要。对于物权纠纷、合同纠纷以及其他相关案件的审理,对于货物的定义和界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以通过提供相关证据来证明货物的存在和性质。这些证据可以包括交付凭证、交货单、提货单等文件,以及相关的合同和协议。

同时,在诉讼中,货物的价值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当双方对货物的价值产生争议时,法院可以委托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以确定货物的公允价值。

结论

在买卖合同中,货物的概念是一个重要而基础性的概念。它涉及到货物的可交付性和可移动性,对合同的有效性和履行具有关键的影响。因此,在签订买卖合同时,双方应该明确货物的定义和界定,以避免未来的纠纷和争议。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