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给公司汇报说怀孕了会有什么后果?
怀孕不告诉公司后果有多种,万一让你去干比较危险的工作呢,怀孕初期还是要很小心的必定不稳定嘛,可能心里害怕被解雇,国家规定对怀孕期间的人是不能解雇的,最好告诉公司也能得到特殊照顾一下,作为一名妈妈既然没想说也是想把孩子生下来,那就好好保护自己。
二、公司不给劳动合同怎么追缴公积金?
公司不给签订劳动合同,属于违法招聘使用人才,可以去劳动局监察大队投诉,要求补缴社保和公积金!
公积金不是强制性要求,但是在签订劳动合同有约定,那就必须购买!如果不是很清楚明确约定公积金,那么损失的只有自己了。
三、好累,怀孕了老公都不给钱?
老公不给你钱,你可以找公公婆婆帮你做主,让他们去说教自己的儿子,毕竟怀孕期间是需要营养的,这些都是需要金钱才可以的;如果公公婆婆说的没有效果的话,可以找自己的娘家人,同你的公公婆婆甚至是你的丈夫进行一个沟通协商,这样问题就相对容易解决了。
四、公司不给劳动合同原件怎么办?
根椐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双方必须各持一份。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给劳动者的,可向劳动部门进行投诉,劳动部门责令单位改正,拒不改正的,给予行政处罚。
五、劳动合同公司不给员工可以拍照吗?
单位的做法违反了国家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 1、根据《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2、《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一条 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单位与你签订劳动合同但没有发一份给你,可以到工作所在地的劳动局监察大队去投诉。劳动部门会责令用人单位发放合同给你的。
六、公司不给员工签劳动合同要求待业?
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这是法定义务,如果不签订劳动合同对单位来说是违法的行为而且违法的行为付出的代价更大。
未订立劳动合同的责任: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法有明确处罚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从其入职满一个月后第第二天起到补订劳动合同前一天止期间的双倍工资,最高不超过11个月。
七、被公司辞退,公司只给了离职证明,劳动合同不给,如何打官司?
劳动者被公司辞退,公司只给了离职证明,劳动合同不给劳动者,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提供一份双方协商一致签订的劳动合同给自己。
若存在其他劳动者纠纷,劳动者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提供。 《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第八十一条 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七十七条 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八、签了劳动合同,公司扣着不给,怎么办?
《劳动合同法》有明文规定如下:第十六条 第二款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公司不给你劳动合同,存在过错。解决办法:
1、与公司协商。提醒公司将劳动合同给你。
2、公司仍不给的,请向公司所在区的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由劳动监察大队出面要求公司予以补发合同。
3、若你们公司这种签了合同不给员工的行为不仅发生在你一个人身上,有一大片人都是这样的,你可以打电话12333进行举报。总之,不要正面与公司发生冲突,以免影响你个人利益。建议通过上述政府机关来压制公司。
九、55岁公司不给交劳动合同合理吗?
不合理
公司的原因,没有与你签订劳动合同,应当支付双倍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当然如果是是劳务关系,不违法。如果是劳动关系,因为公司原因一直没找您签订劳动合同,那公司应当支付两倍工资。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举报,或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十、劳动合同没到期,辞职公司不给批,咋办?
可以提前一个月递交辞职报告,到期后可自行离开,如用人单位拒不付工资可申请劳动仲裁。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情形下,劳动者自动离职的行为属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解除劳动关系,可以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期满之日既可自离。递交辞职(要有书面证明,带时间的,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辞职信)申请即可,自己一定要留底,要有老板的签字证明,或者带时间的电子邮件也可以做证明。不需要领导批准的,只要书面通知到位即可,时间到就可以离开,公司要结算工作、不能以此为由扣工资。如果公司有违反,员工可以到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从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六十日内,以书面形式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它正当理由超过上述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除外。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应当提交申诉书,并按照被诉人数提交副本。申诉书应用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并应载明下列事项:1、职工当事人的姓名、职业、住址和工作单位;企业的名称、地址和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2、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3、证据(人证、物证、书证、视听资料、鉴定材料、笔录等)或证人的姓名和住址。拓展资料: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除非当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否则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