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区别?
答:企业较个体经济组织来说,它的规模和实力都比效的成形,而且各方面的管理制度比较建全,并且基本上能保证上下班的时间。
而个体经济组织就没有企业那么正规,它需要在任何时候都能加班,而且作业时间也相对地要长,所以说現在个体经济组织不好招工。
二、个体经济组织和企业的区别?
区别如下:
1.注册资本要求不同
①个体户在进行工商注册登记时,没有注册资本最低要求;
②企业在进行注册登记时,其最低注册资本为3万元人民币,一人企业最低注册资本为10万元人民币。
2.工商登记手续不同
①个体工商户申请注册登记手续较简单,费用少,经营起来相对更灵活;
②企业信用度及知名度高,可以凭借营业执照的名义对外签合同。
3.税收优惠不同
①个体户不享受到优惠政策,没有投资风险且不需要会计做帐;而企业需每个月做帐和报税,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②个体工商户不可以申请税率为16%的增票,只能申请小规模纳税人(3%);而企业则可以申请到16%的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发票。
4.纳税及税收计算方式不同
①个体工商户一般是税务机关根据其所在位置\规模\员工人数\销售商品等等来估算你的销售额,然后再给定税,不论当月的收入多少,有无收入都要按定税金额来交税;
②企业则是通常要求企业必须核算健全,要有帐,交税也是根据企业自己申报的收入来交税,有收入就交,没有就不交。
5.公司章程不同
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时无需公司章程,而企业注册时则需要公司章程。
扩展资料
个体工商户不同于企业的特点
个体工商户是个体工商业经济在法律上的表现,其具有以下特征:
1.个体工商户是从事工商业经营的自然人或家庭。自然人或以个人为单位,或以家庭为单位从事工商业经营,均为个体工商户。根据国家的个体工商户政策,可以申请个体工商户经营的主要是城镇待业青年、社会闲散人员和农村村民。此外,国家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不能申请从事个体工商业经营。
2.自然人从事个体工商业经营必须依法核准登记。个体工商户的登记机关是县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个体工商户经核准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后,才可以开始经营。个体工商户转业、合并、变更登记事项或歇业,也应办理登记手续。
3.个体工商户只能经营法律、政策允许个体经营的行业。
三、个体经济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的区别?
个体经济组织和个体户的区别在于:个体经济组织的涵盖范围较广,个体工商户范围小,从属于个体经济组织,即个体经济组织包含了个体工商户,但是个体工商户不一定就是个体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与个体经济组织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我国个体工商户属于标准的个体经济组织,具备的主体资格。
个体工商户是指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家庭或户,个体工商户还可以起字号,并以其字号进行活动;农村承包经营户是指农村集体组织的成员,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承包合同规定从事商品经营的家庭或户。
个人经济组织是指:经工商部门批准登记注册,并领取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
四、个体工商户就是个体经济组织吗?那是不是也是劳动合同法的主体呢?
个体工商户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劳动法》。个体工商户是指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商业活动的个体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可以雇工经营,但最多不得超过八人。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个体工商户与劳动者之间,只要形成劳动关系,即劳动者事实上已成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为其提供有偿劳动,适用《劳动法》。
五、个体户劳动合同模板?
甲方: 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其它相关行政法律、法规之规定,甲乙双方经平等协商同意,自愿签订本合同并共同遵守本合同所列条款。 第一条合同期限 1、合同有效期:自__年__月__日至__年__月__日止,合同期满聘用关系自然终止。
2、本合同期满前一个月,经双方协商同意,可以续订。
3、本合同期满后,任何一方认为不再续订的,应在合同期满前一个月书面通知对方。
六、个体雇佣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私营企业和请帮手带学徒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个体工商户),均应通过签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扩展资料:
劳动合同 ,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根据这个协议,劳动者加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事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成为该单位的一员,承担一定的工种、岗位或职务工作,并遵守所在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和其他规章制度;
用人单位应及时安排被录用的劳动者工作,按照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支付劳动报酬,并且根据劳动法律、法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保证劳动者享有劳动保护及社会保险、福利等权利和待遇。
七、个体户雇人怎么绕开劳动合同?
劳动法规的相关规定,个体户雇人也应该和被雇方签订合同,这才符合劳动法规规定,你是不可以绕开的,如果你绕开,按照劳动法为是违法行为
八、个体没签劳动合同和社保,怎么离职?
如果是入职一个月内没签劳动合同也没交社保的情况下离职,提前3天向用人单位提出离职,然后按公司的离职流程办理离职就可以了。如果是超过了一个月没签劳动合同,可以劳动仲裁申请赔偿,不要轻易离职,有些自己的利益该维护还是要维护的。
九、个体养老保险有劳动合同吗?
那当然是要有劳动合同的,。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不管用人单位和职工是否签订了书面的劳动合同,只要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的,都必须按规定缴纳社保。社保中即包含养老保险。 《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个人与所在用人单位发生社会保险争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用人单位侵害个人社会保险权益的,个人也可以要求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或者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依法处理。
十、个体劳动合同签订的形式是?
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分为书面和口头两种。当事人用口头形式订立劳动合同,灵活、简便,但不便于履行和监督、检查,特别是发生劳动争议时,往往因空口无凭而难以处理。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严肃、慎重、明确,便于履行和监督、检查,一旦发生劳动争议,便于当事人举证,也便于有关部门处理。
许多国家法律规定劳动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订立。我国《劳动法》第16条和第19条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 这里的“应当”是“必须”的含义,也就是说法律已明确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时,必须依照《劳动法》的规定,并具有劳动合同的要件形式,才能建立劳动关系。根据法理,这应该属于强制性条款,意味着我国现行《劳动法》只承认书面劳动合同而排除口头劳动合同。在处理劳动争议时也以是否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为主要的受理与不受理的依据,因此,书面劳动合同才是双方当事人建立劳动关系的唯一合法形式。由此可见,我国《劳动法》是不承认口头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的。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