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工酒驾怎么处理?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三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罚款;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千元罚款。
一年内有前两款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被处罚两次以上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根据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交管部门对饮酒与醉酒的处罚是有区别的,但对饮酒与醉酒的认定标准却一直没有明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4年5月31日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为交管部门依法认定酒后驾车这一交通违法行为提供了依据:
驾驶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等于)20毫克/100毫升、小于80毫克/100毫升的行为属于饮酒驾车,含量大于(等于)80毫克/100毫升的行为属于醉酒驾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二、职工酒驾处罚标准?
一)酒后驾驶:1、 酒后驾驶,暂扣6个月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此前曾因酒驾被处罚,再次酒后驾驶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驾驶证。2、 酒后驾驶营运车辆,处15日拘留,并处5000元罚款,吊销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职工酒驾被查是要通报所在单位的,还要和单位及个人的效益工资挂钩,后果是很严重的,所以最好做到喝酒不开车,开车别喝酒。
三、驾驶员酒驾用人单位可否解除劳动合同?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26条第1款第1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行政拘留是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违法行为人常见的一种行政处罚,并非刑事处罚。因此你被行政拘留15日,并非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单位不能因此开除你。不过,如果你单位有“职工被处以行政拘留,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的规章制度,单位可以依此规章制度与你解除劳动合同。但是,该规章制度必须是经民主程序制定的,并且已向单位职工公示,否则对你也不产生法律效力。你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可以!因为驾驶员违法在先。对违法员工是可以直接开出的。因酒后驾车被行政拘留的。用人单位无权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如果用人单位将此条例事先写入单位管理制度,就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四、国企职工酒驾处罚规定?
国企职工酒驾,如果按照单位的制度是不予处罚的,如果国企职工酒驾被相应的交警执勤部门处罚的话,是按照宣法进行相应处罚的,给予罚款和相应的刑法,如果国企职工受到了相应的刑罚,其工作单位会得到通报,员工会因为受到相应的刑罚啊,被国企单位进行强行辞退。
五、公司解除劳动合同不开职工大会?
公司辞退员工不是必须要召开职代会的,解除劳动关系应当履行下列程序:
(一)由解除决定人(单位主管、劳动者)递交解除申请书;
(二)人事部门填写解除劳动合同审批表并报主管审批;
(三)通知所在部门及职工办理工作交接并交回工具设备等;
(四)有关部门与职工办理结算工资福利和其他未了事宜等;
(五)职工在结算工资和发放经济补偿的财务手续签字领取;
(六)给职工办理党、团、工会组织关系和档案等转移手续;
(七)给职工办理社会保险转移单和公积金转移手续等事项;
(八)给职工开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
六、铁路正式职工如何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答:铁路也属于企业性质,也是要鉴订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到期后如果还想要做,那么你也可以再与铁路部门签订,合同到期后不想做可写辞职报告,不需协商。
七、工伤职工被迫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
第一,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采用这种方式解除劳动合同,只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解除合同的有关事项协商一致,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办理离职手续。
第二,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1) 在试用期内的;
(2)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3)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提供劳动条件的。
二、延伸补充:
关于劳动合同解除的规定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当事人双方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解除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动合同的变更:是指当事人双方对依法成立、尚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条款所作的修改或增减。
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没有规定实体、程序上的限定条件,只要双方达成一致,内容、形式、程序不违反法律禁止性、强制性规定即可。若是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即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时,劳动者享有单方解除权,无须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也无须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具体又可以分为预告解除和即时解除。预告解除,即劳动者履行预告程序后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即时解除,即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的情形。对于第一款规定的几种情形劳动者可以单方解除合同。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即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时,用人单位享有单方解除权,无须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主要包括过错性辞退、非过错性辞退、经济性裁员三种情形。
在解除劳动合同的时候,如果是劳动者主动提出来的,那么前提应当是不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害。因此也是需要提前通知用人单位的。如果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当然需要符合我国法律的规定。
八、酒驾驾照暂扣怎么解除?
酒驾驾照暂扣需要到车管所学习科目一,考试合格后拿清分反馈通知单到当地交警部门领取驾驶证
九、国企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有哪些规定?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十、职工酒驾是否属于组织处理?
答,职工酒驾不属于组织处理范畴。
因为酒驾是涉嫌危险驾驶罪,单位不能处理,应由公安机关的交警部门依法处理。
例如职工酒驾被查后,态度好并能积极配合交警部门釆取的强制醒酒措施,加上又没有造成后果,可以不予公诉,但单位应给这位职工相应的处罚。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