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
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法二十四条如果给用人单位造成了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可以追究劳动者的责任。
第二十四条 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二、劳动合同法不属于劳动者的是?
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不属于劳动合同法责任的主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的规定,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第七条 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
三、劳动合同法中劳动者有哪些权利?
劳动者的权利如下:
1、劳动者有平等就业的权利;
2、劳动者有选择职业的权利;
3、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4、劳动者有权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5、劳动者享有休息的权利;
6、劳动者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7、劳动者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8、劳动者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三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四、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案例有哪些?
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案例有很多,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劳动者冒险作业的。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
还有评多违反劳动合同法的例子,请阅读劳动合同法。
五、脱密协议违反劳动合同法吗?
1、《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享有相对的“自由离职权”: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法》没有允许使用“脱密期”;同时《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属于无效条款。“脱密期”涉嫌排除了劳动者“提前三天”和“提前三十天”自由离职的权利,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脱密期”的设定应当认定无效。
3、但《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签订在此前的合同中如果有“脱密期”的约定,仍应当遵照履行。
六、劳动者走仲裁能拿到了赔偿金吗?
可以!但不建议走仲裁,劳动仲裁步骤非常多,取证难,并且时间很长,总的来说就是费时费力,并且赔偿不会很多,所以最好别走仲裁
七、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以担保或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如何处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4条的规定:第八十四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八、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第81条,劳动者可要求用人单位作出什么赔偿呢?
只有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才需要赔偿。损失需要员工举证。《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一条 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九、违反劳动合同法第66条怎么处罚?
《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六条劳动合同用工是我国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前款规定的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的岗位;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 “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一定比例,具体比例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规定。”。 那么先反映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服裁决的,那么15天内上诉法院解决。
十、劳动合同法2021新规定有赔偿金吗?
一、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的,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且有权取得经济补偿金:
二、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三、以下三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之后,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或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协商不能的。
四、劳动合同期满之后,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劳动合同解除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五、以下两种情况下,致使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一)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二)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