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款与投资有什么区别?
1、定义不同
投资,指国家或企业以及个人,为了特定目的,与对方签订协议,促进社会发展,实现互惠互利,输送资金的过程。
借款指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也可以指某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
2、资金流向不同
投资是资金流出,借款是资金流入。
3、形式不同
借款分为长期和短期借款。长期借款是指企业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借款。我国股份制企业的长期借款主要是向金融机构借入的各项长期性借款,如从各专业银行、商业银行取得的贷款;除此之外,还包括向财务公司、投资公司等金融企业借入的款项。
投资可分为实物投资、资本投资和证券投资等。前者是以货币投入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取得一定利润,后者是以货币购买企业发行的股票和公司债券,间接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
二、借款属于投资还是筹资?
借款依据我国的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以及相关的政策的要求是属于筹资而不属于投资。因为,根据我国的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以及相关的政策的要求,取得借款属于筹资,支付利息也属于筹资,只有购建固定资产才属于投资,这两者现金流分别反映的情况不同。
三、预借款与借款区别?
预借款就是计划借款以及能够借款的额度,行为上只是一种预备,而并不一定去实施,没有实施借款就没有还款的义务。
借款就是借取资金以供自己使用,这种借款是有偿还义务要履行的,同时在行为上要去进行实施的行为。
借款成功就一定要履行还款业务,借款失败,那就和没借钱没啥区别,无需旅行还款义务。
四、企业借款用于投资发生的借款利息怎么处理?
企便函[2009]33号文件(五)规定:利用长期借款对外投资,利息资本化问题;用以后年度的借款偿还以前年度的投资款,以后年度的借款利息的资本化问题。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0]84号)第三十七条及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纳税人为对外投资而借入的资金发生的借款费用,应计入有关投资的成本,不得作为纳税人的经营性费用在税前扣除。
用以后年度的借款偿还以前年度的投资款,以后年度的借款利息按上述规定也应资本化。
提示:以前年度为对外投资发生的借款利息应资本化,用以后年度的借款偿还以前年度的投资款而发生借款利息也应资本化,不可以作为经营性费用在税前扣除。
五、股东借款转作投资如何验资?
先召开股东会,由股东会表决增资决议,股东会通过后,去工商局办理工商变更,工商变更后,再到主管税局变更税务登记。并对增资部分按万分之五进行印花税申报纳税。
相关账务分录为:
借:其他应付款--XX股东 (凭证后附相关决议)
贷:实收资本--XX股东
借:管理费用--印花税
贷:银行存款
公司向股东借款可以将短期借款转入实收资本吗?
可以转为实收资本。
股东借入的现金做实收资本怎么验资?
相关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规定,“实收资本”科目核算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实收资本。股份有限公司应将本科目改为“股本”科目。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借记“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按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贷记“实收资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目。“资本公积”科目核算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
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度转变为认缴登记制度后,工商部门只登记公司认缴的注册资本,无需登记实收资本,不再收取验资证明文件。公司股东(发起人)应当对其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自主约定,并记载于公司章程。公司股东(发起人)认缴时因没有纳税资金来源,没有纳税能力,无需缴纳印花税,应遵循收付实现制原则,在实际收到出资时缴纳印花税
六、出借款与借款的区别?
出借款是资金宽裕的人借给贷款人的资金
借款是指借钱给人或向人借钱
七、短期借款与长期借款区别?
1、期限不一样:和短期借款期限相比较,长期借款期限更长;
2、风险不一样:短期借款所需要担负的风险相对要低;
3、利率不一样:和长期借款相比较,短期借款较大的优势是利率低;
4、核算金额不一样:短期借款只核算本金,而长期借款不仅核算本金,也核算利息。
以上就是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区别相关内容。
八、如何认定借款还是合伙投资款?
借款是借方向贷方提出申请,用资产作为借款抵押或他人提供担保而获得贷方的资金。而合伙投资款则是合伙人按照合伙规定,按认投金额进行出资的款项。
两者间还具有一点不同区别,借款是有期限约定的,支付的是利息。而投资款不受期限制约,风险共担,收益来源于投资。
九、法人投资款和借款的区别?
法人投资款,就是法人(比如公司)投资到其它企业,如盈利,则按事先约定的比例分享收益,可能5成甚至更高,但如果亏损了,即投资失败,则投资款依法无需返还,承担亏损。
借款则是法人出界借给他人或企业,借款方盈利还是亏损,均需到期返还借款,并承担不高于24%的利息,如约定利息的话。
十、以投资为名的借款如何起诉?
根据法律,一旦投资为名的借款发生纠纷,借款人可以通过以下程序起诉:
1.准备证据:借款人应准备与投资为名的借款相关的证据,如合同、收据、银行转账记录等。
2.寻求法律咨询:借款人可以咨询律师以了解他们的法律权利和应采取的法律行动。
3.提起诉讼:借款人可以通过律师代理或自行起诉,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追索投资为名的借款的款项。
4.出庭应诉:在法庭上,借款人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并作出陈述,以支持自己的主张。
5.判决与执行:一旦法院作出判决,如果判决有利于借款人,借款人可以依法申请执行,以追回投资为名的借款款项。
在起诉投资为名的借款时,借款人应该明确掌握相关的法律程序和法律权利,寻求法律援助并遵循法院的法律程序。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