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述卖方的交货义务?
1、交货在买卖合同中,交货是指货物在交易双方之间的转移,即由卖方将货物转交给买方。其含义包括:交货的地点、交货方式和交货的时间。
2、根据合同意思自治原则,卖方的交货义务需要在合同中加以明确。
3、如果合同中约定买方支付货款的义务在先,那么卖方能够以此来抗辩拒绝交货。
二、交货服务期是什么意思?
交货服务期的意思是:
交货服务期指的是从收到订单开始到发出货物所需要的时间,在陆续供应模型中,交货服务期指的是从发出订单开始到收到第一批货物所需要的时间。
国际贸易买卖合同中,对交货服务期的规定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明确规定交货期
2.规定在收到信用证或收到预付货款后若干天装运
3.采用术语表示交货期,如“立即装运”、“尽快装运” 、“即期装运”等
三、交货状态什么意思?
交货状态是指在交易过程中,卖方已经将货物按照合同要求送达给买方的情况。这包括货物的数量、质量、规格是否符合合同要求等。交货状态通常分为几种,包括待交货、已交货、部分交货等。
待交货表示卖方还未将货物交给买方,已交货表示卖方已经将全部货物交给买方,部分交货则表示卖方只将部分货物交给买方。买卖双方应该对交货状态进行认真的确认,以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
四、采购完成进度公式?
采购完成进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进度 = 已采购数量 / 总采购数量。其中,已采购数量是指已经购买的物品或服务的数量,总采购数量是指预定购买的物品或服务的总数量。通过这个公式,可以清晰地了解采购工作的进展情况,有助于及时调整采购计划,确保项目进度顺利进行。同时,通过不断监控和更新采购进度,可以有效避免延误和浪费,提高采购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五、交货期管理规定?
我国进出口合同一般采用以上规定交货期的方法。这种规定方法比较明确具体,既可使卖方有一定时间进行备货和安排运输,同时,也有利于买方预先掌握货物的装运日期,做好支付货款和接受货物的准备。
2.规定在收到信用证或收到预付货款后若干天装运
使用这种方法规定交货期的主要原因是合同签订以后,买方因申请不到进口许可证或其国家不批准外汇,或者因货物市场价格下跌对买方不利等情况,迟迟不开信用证。卖方为了避免因买方不及时开证而带来的损失,即以这种方法来约束买方。只有在收到买方开来的信用证之后再装运。但是买方遇到不利的情况有时有意拖延开证时间或根本不欲开证。卖方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在规定收到信用证或收到预付货款若干天后装运的同时,还要在合同当中规定“买方最迟于某月某日以前将信用证开抵卖方”(The relevant L/C must reach the seller not later than…)。
3.采用术语表示交货期
采用国际贸易中一些术语如“立即装运”(Immediate shipment)、“尽快装运” (Shipment as soon a possible)、“即期装运”(Prompt shipment)等,对这类术语国际商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500号出版物)第46条6款规定,不应使用诸如“迅速”、“立即”、“尽快”之类的词语,如使用此类词语,银行将不予置理。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